當前位置:普惠首頁 > 養殖技術 > 肉鴨產業養殖端是否需要提升?我們該怎么做
肉鴨產業養殖端是否需要提升?我們該怎么做
肉鴨產業現狀
山東省肉鴨整體養殖量與往年相比略有下降,年出欄12億只,存欄量2.5億只,年出欄批次4.7批,主要采用開放網養的形式。養殖效率是目前肉鴨養殖的核心問題,肉鴨的養殖密度遠小于肉雞,養殖毛利周期性波動,7、8、9月份毛利顯著增加,基于17年上半年均值已超過前兩年,預計2017年的毛利將高于三年平均值。
在環保的影響下,山東省政府辦公廳要求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的關閉搬遷工作,山東28.6%的肉鴨和19.5%的肉雞基地受到環保的實質性影響。因為污染嚴重,環保會持續刺激肉鴨養殖升級,并且肉鴨受限于產業升級落后,養殖難度持續增大。
我國的養殖業通常被飼料、動保、設備、屠宰等周邊產業帶動,而國外則是由養殖帶動周邊產業,我們應當回歸養殖。在養殖用藥方面,要有針對性,做藥敏檢測,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養殖用藥。在環保的趨勢下,鴨糞處理也是一項重要工作,鴨糞相較其他糞便更加難處理,具有含水量高(>93%),絨毛含量高、呈漿糊狀等特點。從養殖端解決鴨糞處理問題,重視雨污分離、改進乳頭飲水器和通風,前端節流,中端管控,末端利用。
肉鴨產業升級要有一體化思維,種禽、運輸、孵化、飼料、棚舍、配方、加工、設備、環境等各個環節提高養殖成績,進而提高屠宰效益及肉食溢價。肉鴨產業可以走與肉雞相似的道路,如今的肉鴨養殖要落后肉雞5-10年,要逐漸從家庭副業發展成標準化、規模化。
升級細節
造成家禽容易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經過平衡輪方法的分析,60%的因素是由于養殖環境控制所造成的,這里面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問題,一個是棚舍的硬件條件,這個決定底線;二是通風的控制,與豬相比家禽作為進化程度低一個等級物種,基礎代謝旺盛、體溫高、擁有氣囊等生理特點以及養殖密度大的生產特點決定了通風控制的重要性;三是養殖過程的管理。
第二個重要因素是禽苗質量。養殖過程只能充分挖掘雛苗的生產潛力,苗的質量直接決定養殖結果的上線。過去五十年家禽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70-80%是由于遺傳選育所帶來的,而不是營養。因此我們需要選擇質優價廉的種苗,并且必須改變行業原有定性而非定量的評估禽苗質量的游戲規則。第三個重要因素是藥物質量:我們需要選擇質優價廉,完全沒有違禁藥物的藥物產品。